2018/3/3 0:00:00
【财经啸侃】刘永好希望国家进一步支持规模养猪!

3月3日晚间,新希望集团在北京举行媒体沟通会,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亲自出席并接受了几十家国内外主流媒体的采访;新希望集团首度对外公布的2017年大事记显示,其全年销售超过千亿,同比增长16%,引发社会关注。

【财经啸侃】刘永好希望国家进一步支持规模养猪!

公开资料显示,新希望集团从饲料生产,跨入农业科技、食品加工、渠道终端、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目前,新希望集团已逐步成为以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为主导,并持续关注、投资、运营具有创新能力和成长性的新兴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为此,出席会议的媒体非常关心新希望集团全年销售突破千亿大关,到底是其哪个业务板块驱动的结果?

“去年我们的收入正好是过千亿,过去十来年,新希望集团的发展整体很稳健,我们90%左右的产业都是农业和食品产业,这是我们产业的基础,也是新希望集团的特点。在这些发展过程中,包括刚才讲的农业部分,也是带来了巨大的规模,农业收入是去年主要的增长(引擎),同时新希望集团也在关注、培育消费升级的新兴领域,所以说是这两个方面带来的增长。”,新希望集团副总裁李建雄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新希望集团总体上保持了一个稳健的、积极的发展态势。

据了解,目前新希望集团在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即新希望六和(000876.SZ),这也是新希望集团旗下的核心上市公司;同时,新希望集团旗下乳业公司,即新希望乳业,也在进行IPO,并已经对外披露了招股说明书。

【财经啸侃】刘永好希望国家进一步支持规模养猪!

公开资料显示,新希望六和主要业务包括饲料生产、畜禽养殖、屠宰及肉制品。作为中国最早的民营农牧业上市公司,公司饲料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

不过,新希望六和正在从以饲料销售为主的商业模式转为以商品猪销售盈利的商业模式,并计划3-5年以“公司+家庭牧场”模式发展1000万头生猪,为此,新希望六和在全国各地进行产业布局。

日前,新希望六和发布公告称,拟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投资新建年出栏200万头商品猪聚落项目,项目投资总额32.05亿元。

根据公告,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其中曾祖代猪场规模0.3万头,祖代猪场规模1.2万头,父母代猪场规模7.2万头,保育育肥场72万头。商品猪育肥环节采用3/4自育肥和1/4“公司+希望农场”放养模式。

项目投资主体为通辽市新好农牧有限公司 (公司全资子公司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项目筹备与建设工期共计19个月,自2018年3月开始筹备,2019年10月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满负荷生产后,年可提供合格育肥猪200万头以上,同时能够带动饲料增量60万吨。

新希望六和方面表示,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优势养殖资源的占有率,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不仅有利于推进公司的区域产业布局,更能为当地肉品供应和肉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推动当地猪品种改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公司主营业务做大做强,有利于推进公司区域产业布局,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然而,目前国内养猪产业周期性依然存在,价格波动较大,散户养殖效益并不太好,“猪周期常有,而亏损不能常有”——如何理性而有效地认识和应对猪周期,寻找合适的对冲方式,成为所有养猪主体都应实时思考的一道常规题。

为此,刘永好参加2018年“两会”合计准备了6份提案,其中一个就是围绕养猪的课题,即《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的提案》。

“我们是做农牧产业的,过去这几年猪肉的价格一会儿高,高的离谱,城里老百姓吃不起;一会儿又低,低的一塌糊涂,农民亏的一塌糊涂。2015、2016年猪肉价格很高,农民赚了。去年猪肉价格一直跌,到去年年底、今年初,几乎所有的养殖户都亏了。你想现在的蔬菜都是一两块一斤,我们的毛猪收入才5块,所有的养殖户都在成本以下,这显然也不正常。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波动呢?有人说这叫猪周期”,刘永好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如何预防这个猪周期呢?必须从产业模式上着手,因为国内养殖户比较小、比较散、也比较乱,但如今规模化的养殖场正在兴起,“国家为了环保的原因,把南方水网划为禁养区,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同时在适养区、适合养的地方,引导它,国家鼓励进行现代化、规模的养殖,而减少这些小规模的或者是不具规模、不规范的养殖。其实当你规模小了以后,你的环保问题很难解决,因为环保投资很大,你的效率提升不高,监管也落实不到实处。”

基于此,刘永好准备提交《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的提案》,在其看来,分散的小规模养殖最浪费地,也不好做环境保护,而规模化养殖可以节约5倍的土地,规模化以后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升。

“一个区域集中的把这些小、散、乱的户做一些清理,联合起来建一个综合的现代化的猪厂,这样的话土地还会节约,环境保护能做的更好,还可以可以把现代的模式、国际的模式,甚至把互联网、物联网和猪的运作结合起来。”刘永好如上表示。

据了解,养猪业是中国农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中国每年的商品猪消费量约7亿头,并且中国市场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将会长期存在并保持稳定。

在供给端,中国养猪业的格局正从分散向集中演进,但总体上“小、散、乱”的特点依然较为显著。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高级分析师方世俊等业内人士也表示,当前,尽管50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户数量增长迅速,但100头以下规模的且设施设备亟待升级的养猪户仍普遍存在。

“小、散、乱”的养猪格局导致了污染物处理难、疫病防治难、养殖效率低、养猪用地趋紧、食品安全存在风险等诸多挑战。这与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不相匹配。此外,小规模养猪也难以保障农民收入提升。

正常情况下,当前每头猪的年平均利润低于200元。当养殖规模低于200头时,养猪户的年利润将低于4万元,达不到城市务工的基本收入水平。

因此,在市场的倒逼下,农民也会逐渐放弃小规模养殖。养猪业适度集中化、规模化是现代农业转型、城市消费升级、农民发展致富的必然选择和有效路径。

比如养殖用地方面,规模化养猪在土地占用面积上是同等规模传统养殖用地的五分之一,能极大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养殖环保方面,规模和集约化的养猪更有能力和技术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等一系列治理路径减少污染物,实现污染物的便捷、低成本处理及有效利用,同时更便于养殖污染的监管;养殖效率与疫病防控方面,规模和集约化养猪使得互联网、物联网、生物工程、育种等技术的运用成为可能,进而在母猪生产效率、传染病控制、精准营养等方面均能取得更好的表现,为更安全、更优质的猪肉食品供给提供更充分的保障。

河北吴氏润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老板吴群就在利用互联网养猪了,“只要你有电脑,有手机,有网络的情况下,你都可以(在猪联网上)观察到你(猪)场里边的情况,包括每天猪饲料、药品的使用,还有生产。今天生产了多少,销售了多少,都会有个准确的数字在自己心中。”吴群如是说。

“由于受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散户退出加快、养殖结构的政策性导向、信息化程度、养殖主体资金实力提高及外部资本进驻等多重因素影响,猪周期格局正发生着本质变化。”农信互联行情宝分析师夏晨丰表示,“目前,行业内已逐步形成共识——大周期的时代已经结束,从三四年一轮的大周期正逐步过渡到年内小周期波动。”同时,猪产业也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利时代,暴涨暴跌将不复存在,猪价将开启理性走势元年。

基于此,刘永好希望国家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支持和鼓励规模和集约化的养猪:

1、增强对规模和集约化养猪的土地资源支持;

2、加大对规模和集约化养猪模式的资金支持力度;

3、鼓励大型养猪企业更有组织地进行技术创新,如通过成立现代养猪研究院等方式,开展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研发、推广与创新。

“对发展规模和集约化养猪的农户和企业推行融资优惠政策;对于环保达标的养殖公司、养猪户推行排污费减免政策;对于养殖效率高、集约化程度高的养猪公司、养殖户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刘永好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