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阖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老店镇小屯村在四季变迁中展示着村党支部书记宋建光的出彩人生。
2018年,宋建光毅然放弃销售经理的高薪工作回到村里,并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投身到小屯村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将致富的种子悄悄种在该村的每寸土地上,倾情这片土地八年,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照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小屯村,民居的围墙上攀爬着一丛丛绿植和鲜花,房屋上彩绘着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的绘画和标语,村庄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花木林立,鸟语花香,文化广场内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正在举行,勤劳的小屯村村民正在庆祝三夏生产大丰收,全村焕发出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带来的喜人变化。
宋建光上任后的第一天,就遍访全村党员群众,深入调查分析,寻找问题症结所在。他强抓党员队伍建设,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迅速解决了村班子软弱涣散无力、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突出等问题。
稳定以后,针对村集体收入薄弱的问题,宋建光和村两委成员带领广大村民将闲置荒地改造为良田,增加村集体收入,利用林地发展高效农业,推动规模化种植。他在党员大会上喊出了“大干三十天,荒地变良田”的口号,他自己和村支两委、党员全部上阵,吃住办公不离那块阵地,经过不大干实干,提前完成平整村中荒地45亩的目标,最终顺利发包,为村集体增收13.6万余元,为村集体赚到了“第一桶金”。
他还争取资金铺设道路、安装路灯、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标准化灯光篮球场,改善村容村貌,把村庄建设为一个文明、干净、靓丽的新农村。
正当他满怀信心带领大家改变村内面貌时,因超负荷工作突然晕倒,经检查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双肾功能丧失,医生建议做肾移植手术。经过一年多的等待和20多次往返郑州匹配肾源,2020年初配型成功,因工作较紧,他几次推迟手术时间,将本该白天的透析调整到晚上进行。有一次他透析后,独自开车回家,遇到了浓雾封路,迷失了方向,原本40分钟的车程,用了足足3个小时。有一次,在零下十几度的冰雪路面上撞到大树,险些翻进深坑,伤口的绷带滑落,鲜血染透袄袖……宋建光回到家里,他爱人看到他胳膊淤青并滴着血,抹着泪说:“老宋啊,村里的活儿咱别干了,你不要命了!你不为自己考虑,也总要为咱这个家考虑吧!”宋建光说“没事儿,熬一熬就过去了。”。他的行为深深地触动了村民,大家携起手来,一次次完成了村里的工作任务。
谈心拉家常是宋建光的“必修课”。他说:“上任后好几个难题,都是找村民拉家常拉出来的办法。”他经常入户走访,遇见难题先找老百姓,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说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再逐一解决。一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五次。通过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他带领村两委将村内无人居住的16户民宅统一回收,多方筹措资金,对旧民居进行整治维修,改造为休闲民宿和村史馆。把村中临街房屋30余间改为商铺进行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增收数十万元。
宋建光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建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每月都要举行各类活动三四次,满足了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建服务中心在节假日和周末还会对村民开放,提供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课程。每年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就组织“我们的节日•xx活动”,不断提升广大村民的幸福感。
擦亮清廉底色,漫卷滑州清风。宋建光为树立公开理念,强化财务工作,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利用村级公示栏对村级财物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取信于民。同时积极邀请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多次利用主题党日带领党员干部学法守法,上廉政党课,积极建立勤政务实廉洁奉公的村支两委形象。
“老百姓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大仗、硬仗,支部不上,谁上?脏活、累活,党员不干,谁干?所以,拧成一股绳,建好村支部,打好翻身仗,共奔小康路,已经成为我们支部、党员的一致共识。”宋建光工作之余深有感慨地说。
在宋建光的不断努力下,小屯村党支部历年荣获“河南省文明村”、“河南省卫生村”“安阳市四星党支部”“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安阳市平安建设村庄”“安阳市美丽庭院建设示范村”“滑县文明村”“滑县美丽庭院示范村”“滑县基层党建先进单位”“滑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诸多荣誉。
宋建光的事迹被《人民网》《半月谈网》《新浪网》《搜狐网》《彭拜新闻》《河南日报》《河南文明网》《大象网》《安阳日报》《安阳新闻网》《安阳党建网》《安阳文明网》《滑县人民政府网》《滑县发布》《奋进老店》《滑州故事》等多家媒体报道,其个人获得河南省“好支书”、安阳市“劳动模范”、滑县第三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荣誉。其带病坚持工作的精神成为基层干部开模,带动全镇形成“以党建引领治理、以实干推动发展”的榜样。
宋建光带领小屯村不忘初心,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以昂扬的精神、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带领群众走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